在线注册|中信建投:铜价新一轮涨价潮正在蓄力
中信建投研报指出,5月以来铜价调整,海外小周期扩张暂告一段落,并不意味着价格已经见顶。展望未来,新一轮涨价潮正在蓄力 。理解了“铜博士”,也就理解了全球经济周期本身。
复盘二十年铜价涨跌历史,背后有四条定价规律:
(一)铜的供给不会决定价格方向,只影响价格变动幅度。
(二)铜价方向取决于需求,与受全球信用条件牵引的新兴国家制造业景气度息息相关。
(三)既然铜的需求受全球信用条件影响,所以观察铜价一个好的领先指标是全球流动性条件。
(四)铜价偏强时期往往是全球需求共振,全球需求割裂情况下,铜价即便上涨,幅度也受抑制。
以下为其核心观点:在线注册
5月铜价调整,海外小周期扩张暂告一段落,并不意味着价格见顶回落。作为典型复苏品种,铜本质上在定价通胀上行预期。铜价迎来周期性定价机会,需要前置条件是全球信用周期开启,而当美联储货币宽松来临,这一时机也将不远。
铜价二十年牛熊周期,共经历2001、2009、2014、2020四轮上行阶段,与此同时又经历了2011、2018、2022三轮下行阶段。
复盘过去二十年铜价涨跌历史,我们可以更加清晰的了解铜价基本逻辑,也为我们展望未来铜价,提供了宝贵经验。
过去这20年铜价涨跌,我们可以找到四条清晰的规律,背后都反应了非常清晰的宏观大趋势。
规律一,铜矿产出变动较慢,供给可以影响价格幅度,但并不主导铜价方向。
规律二,铜价涨跌关键驱动仍在需求。铜的需求和全球信用周期紧密联动,尤其是跟新兴经济体制造业景气息息相关。
规律三,铜价下跌触发因素往往与金融环境收紧有关。底层逻辑是全球金融条件收紧,随之而来的是固定资产投资放缓,全球经贸周期下行等多重需求因素相关。
规律四,全球需求周期割裂大背景下, 大众注册登录服务中心铜价通常表现不佳。原因比较简单, 卧龙注册登录服务中心全球需求周期割裂,杏宇注册登录服务中心会同步伴随货币政策周期错位以及美元阶段性走强在线注册, 摩登7注册登录服务中心铜价表现通常受到压制。
回顾过去二十年, 星欧注册登录服务中心铜价波动的典型时期如下。我们发现每一轮铜价涨跌,都伴随着全球宏观格局的变迁。
(一)2002-2006:宽松加复苏,铜价超级上涨。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铜市场迎来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涨幅最显著的牛市阶段。
(二)2008-2010:V型大反弹,铜价先抑后扬。2008-2010,铜价先抑制后扬。“抑”的原因比较简单,全球金融危机挫伤全球需求;“扬”的触发因素也简单,资金流动性以及中国经济在四万亿之后率先复苏。
(三)2011-2015年:漫长熊市,铜价两波下跌。第一波下跌,铜需求的“中国因素”降温是直接触发因素。2011年房地产调控政策频出,中国为应对高通胀不断加息升准。第二波下跌,2013年美联储退出QE的预期升温,新航注册全球流动性转紧,铜价加快下跌。
(四)2016-2017:中国经济筑底,铜价有限修复。Taper恐慌过后,美元风险溢价快速上涨的因素弱化。发展中经济体FDI投资占比自2015年便开始下滑,2016年探底,2017年虽然小幅回升但仍在偏低水平。2013年,伴随美联储退出QE的预期升温,国内政策的实施,最终撬动中国经济企稳,同步支撑铜价表现。
(五)2018-2019:贸易战叠加去杠杆,铜价疲软。贸易摩擦升级,美联储由持续加息转向预防式降息,美元指数连续两年走强。国内货币环境由紧转松,但金融去杠杆的大方向没有改变。铜产业的传统实体消费行业,电力投资,家电,汽车以及房地产表现平淡。
(六)2020年后疫情时代:铜价一波三折,价格中枢上移。2020-2021年,疫情影响下铜价先跌后涨。2022美国货币政策收紧压制铜价表现。2023年,电网建设投资和家电行业景气高增,新能源边际贡献走高,新增铜需求对价格形成支撑。
5月以来铜价调整,海外小周期扩张暂告一段落,并不意味着价格已经见顶。展望未来,新一轮涨价潮正在蓄力 。
自2022年美联储货币收紧以来,全球仍处于一次斜率更缓、持续更久的“类衰退”阶段。截止目前,我们尚未看到全球经济已经走出类衰退阶段。
这也意味着今年5月下旬之后,强美元格局卷土重来,海外小周期扩张暂告一段落,铜价同样开始回归周期定价,5月下旬以来铜价应声而下。
作为典型的复苏品种,定价通胀预期上行,铜价何时将迎来周期(持续性的)上涨?我们的答案是至少需要等到美国货币宽松。
一来,新兴经济体的外部货币压力缓释,制造业投资和投资扩张的弹性空间将进一步打开。
二来,美元趋势性走弱后,全球经贸周期上行,大宗商品需求迎来周期性修复。
消费复苏的持续性仍存不确定性。今年以来,居民消费开始回暖,但恢复水平有限,未来延续低位震荡,还是能继续向常态化增速靠拢,仍需密切跟踪。消费如持续乏力,则经济回升动力受限。
地产行业能否继续改善仍存不确定性。本轮地产下行周期已经持续较长时间,当前出现短暂回暖趋势,但多类指标仍是负增长,未来能否保持回暖态势,仍需观察。
欧美紧缩货币政策的影响或超预期,拖累全球经济增长和资产价格表现。
地缘政治冲突仍存不确定性在线注册,扰动全球经济增长前景和市场风险偏好。